减肥方法千百种,「断食法」更是从国外一路红到国内,不少人为了追求短时间内体重快速下降的快感,都迫不及待让自己饿一番。不过「断食法」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?
目前流行的断食法,有一个共通点,那就是最少都会经历16小时空腹,或是将空腹时间拉长到1天(24小时)1餐、2天(48小时)1餐,甚至是更激进一点的只靠饮用开水撑过3~5天,再吃一顿1500大卡(甚至更高)的大餐把一天所需的热量补齐。
执行者认为,透过长时间断食,可以将身体的胰岛素水平降到最低,而胰岛素是身体储存能量的一大推手,所以只要胰岛素减少了,我们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大肆利用身体里积存已久的能量,也就是体脂肪,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松瘦啦!不过…天底下真有这么轻易达成,又不须付出代价的事情吗?
断食法5个风险
1.忍不住饥饿,非长久之计
先从最实际的角度来看,为什么会胖就是因为自己无法控制嘴巴,热爱美食却难以拿捏分量,许多人光是中午一点吃完午餐,到6点下班前不吃东西都很难了,还要忍受16小时饥饿,甚至将空腹时间拉长到48小时根本比登天还艰困。
断食法并无法让你长时间减轻体重,就算熬过了一次、两次饥饿,一旦无法坚持下去,就很难长期维持体重。
2.肠道功能受损
如果说断食带来的第一个受害者是饥饿造成的生、心理空虚,那第二个受害者就是肠道了。肠道是个不甘寂寞的器官,需要不断接收食物经过时带来的物理性刺激,同时直接从食物吸收、利用所需营养素,来维持肠道健全、活力,但是断食的时候缺乏了这些刺激和营养素,肠道黏膜便会开始萎缩,进一步导致功能受损。
3.胆结石
肝脏下方的小小胆囊是帮助乳化饮食油脂的一大功臣,但如果长时间禁食、三餐不固定,或是摄取过少的油脂,都会剥夺胆囊的工作机会,存在里面的胆汁没办法正常排出,便容易造成胆囊发炎、胆结石。
等到断食过後要补足一日热量,摄取高热量、油脂含量高的餐点,就会刺激胆囊急遽收缩,让胆囊里面的胆沙或是结石挤进胆囊管,让人做呕又疼痛难耐,你不会想尝试的…
4.便秘
减肥最怕饿肚子,第二讨厌的就是便秘了,断食减少食物摄取,粪便量自然就跟着减少,偶尔一、两天没有排便虽然影响不大,但是如果长久养成不规律的排便习惯,可是会加重便秘情形喔!
5.电解质失衡、心律不整
如果你属于积极型断食者,想尝试较激进的长时间断食,那要特别注意,此时身体会开始燃烧胺基酸和储存的脂肪,进而产生酮体提供大脑、身体能量,不过酮体产生可能使身体酸碱值偏向酸性,若又没有摄取充足水分,很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,引起抽筋、肌肉疼痛、情绪不稳,甚至是酮酸中毒或心律不整危及性命。
如果你安全度过长时间断食,可别掉以轻心,立刻大吃大喝,长时间禁食会让身体细胞进入待机状态,如果突然吃下大量食物容易造成电解质、体液异常,导致心脏、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功能失常等并发症,严重还会导致死亡。
说来说去,你可能还是忍不住呐喊:「我这么身强体壮又意志力坚强的人,断食几天,身体哪会一下子就受不了!」恭喜你,如果你是个「健康的胖子」(无意人身攻击,是因为断食的研究大多都是针对肥胖者设计、进行)也许可以在询问医师、营养师後尝试断食法,但残酷的现实中,许多肥胖者除了体重困扰外,还会合并代谢症候群、糖尿病等代谢疾病,这时若是贸然断食,还要承受低血糖、酮酸中毒、脱水、昏迷等风险!所以说,在进行任何特殊的减肥方法前,千万要咨询医师、营养师评估之後再进行,可别看到网路谣言就一窝蜂赶流行,小心减肥不成还赔了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