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的种类丰富,业界一般以颜色或产出环境来划分它。按照产出环境的不同,和田玉可分为山料、山流水、籽料和戈壁料。其中山料是原生矿,其他三种是次生矿。
一、山料:
没有风化面表皮的或风化层很薄的玉石荒料,多为从矿山露头或掌子面上开采的原生矿石,又称山玉,碴子玉、古代叫“宝盖玉”,指的是产于很高的山上的原生玉矿。块度有大有小,呈明显的棱角,质量不如籽料玉石,略显得粗糙,能看得出颗粒感,不带皮色,油性差,有的山料靠近外部有红糖的颜色。
二、山流水:
和田玉山流水料的整体价值好于山料,仅次于籽料。产自高海拔的和田玉山料原生矿受到自然因素滚落至冰山脚下,受自然剥蚀及泥石流、雨水和冰川的冲蚀搬运、冲刷,就变成了山流水料,新疆本地人戏称“山流水料是籽料的妈妈”。山流水料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,地质学称为“次棱角状”,距原生矿较近,表面较光滑。
三、籽料:
籽料,也称为“子料”、“仔料”、“子玉”。籽料是在河中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,外有籽皮。经过自然的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,崩落在山坡上,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。待秋季河水干涸,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料。
籽料的块度一般比较小,“如盘、如斗、如拳、如栗”,重量一般在几公斤左右,最小者仅小指一般。上百斤的,则属罕见。其质地细腻紧密,光泽滋润、柔和,微透明,是和田玉中的上品。
四、戈壁料:
和田玉戈壁料是和田玉产状的一种表现形式。主要产于新疆南疆的戈壁滩之上,是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长期暴露于地表,并与风沙雨水长期作用而成。戈壁料经多年的风吹日晒,飞沙走石,磨砺而成。好的戈壁料留下了玉石最坚硬和致密的部分,所以,硬度比和田籽料还要高,油性好。
从整体的情况来看,籽料的经济价值最高。但这不意味着籽料就一定比其他料子强。每种和田玉都有品质高低之分,品质很差的籽料同样是不值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