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“玉必有工,工必有意”,和田玉常被雕刻成各种造型精美的玉器,而这些玉器背后往往有着美好的寓意。比如和田玉莲莲有鱼摆件,就是莲花与鱼的造型,取其谐音“连年有余”的意思。
中国文化赋予了鱼浓厚的人情味与中国特色。古代文人常以鱼与鸿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信使,并以此将信札称为鱼书、鲤素、鸿书等等,这就是“鱼雁传情”典故的来历;除此之外,国人还以“情同比目”来形容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。在玉雕中,鱼也是常被采用的题材。
鲢鱼鲢字通“年”,多有年年有余的寓意。鱼游水中,又暗寓着工作、生活如鱼得水,和谐自在。
金鱼可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赏鱼类,一直为人们喜爱。金鱼谐音为“金玉”,因此有着“金玉满堂”这样富足、美好的寓意。此外,中国古代常以"金"喻女孩,以"玉"喻男孩,"金玉满堂"还有儿女满堂、子嗣丰盈之意。
鲤鱼,又称龙鱼,民俗以为,鲤鱼若能跃过龙门,便能一举成龙。望子成龙,也正是因此而来。人们熟知的“鲤鱼跃龙门”,寓意着好运随身,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。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,据说鲤鱼跃上龙门就可以变化成龙升上天。这就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变飞跃、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,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。
鳜鱼也是玉雕题材中较为常见的鱼类,因“鳜”与“贵”谐音,所以鳜鱼多用来表达富贵有余的含义。
神仙鱼,多指燕鱼、七彩等新品种鱼类。此题材属现代玉雕新兴题材。寓意多为逍遥自在,悠然自得。
“莲莲有鱼”、“鱼跃龙门”、“双鱼富贵”、“童子抱鱼”等等,都是比较经典的“鱼”造型。它们背后的寓意也比较好理解,虽然简单,但都是人们心中最质朴善良的心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