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都知道要做好防晒,而除了以衣物、阳伞配件做好防晒外,在需要露出肌肤的情况,还是少不了防晒产品的帮忙。但挑选防晒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?防晒的专有名词SPF、UVA 又代表什么?这回,为你整理防晒5 大重点,让肌肤在太阳下也不担心容易晒伤和晒黑;马上来看看!
脸部防晒对肌肤的重要性
脸部防晒最主要的目的,便是防止紫外线对肌肤带来的伤害。紫外线根据波长的长短,可以区分为UVA、UVB、UVC 三种类型。其中,波段最长的UVA 可穿过云层和玻璃,将肌肤晒黑、引发胶原蛋白流失,以及黑色素产生与色素沉淀,进而造成脸部出现斑点、肌肤粗糙暗沉、粗深皱纹、表皮血管扩张等日光性老化(UVA-induced skin aging)症状,甚至也是引发光敏感皮肤炎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脸部防晒5 大重点
在挑选防晒时,从包装上的专有名词、用量、成分、质地到使用方法,都可能容易让人混淆,以下是关于脸部防晒,需要知道的5 件事:
脸部防晒重点1:比起挑选高SPF 系数,肌肤需求更重要
挑选脸部防晒品时,看见包装上印着SPF 25、SPF 35,是否也困惑,不知道哪一种比较适合自己使用?
SPF系数(Sun Protection Factor),主要是针对UVB,保护肌肤不被晒伤或晒红的防护指标。
当SPF系数越高,阻挡紫外线的遮蔽率,是否也会跟着提高?事实上,SPF系数高低的差别只在于「该防晒产品可延长肌肤被晒伤/晒红的时间倍数。」举例来说,SPF 50对UVB遮蔽率有98%,而SPF 25则是96%;换句话说, SPF 50对UVB的遮蔽率只比SPF 25多出2%。
此外,当SPF 系数越高,通常也会更油腻厚重,因此,比起追求高系数,视肌肤当下需求,选择够用的系数即可。
Q:UVA 和UVB 有什么不同?
UVA 和UVB 代表着紫外线的不同波长。其中,UVA 波长较长,穿透力较强、能深入肌肤至真皮层,因此导致晒黑及老化;UVB 波长较短,能量较强而容易造成肌肤晒伤、晒红等状况。
若还是不太清楚,不妨试试这样记:
-
UVA for「A」ging(晒老)
-
UVB for「B」urn(晒伤)
脸部防晒重点2:物理性防晒与化学性防晒,用3 点简单区分
防晒主要分成两大类,分别是「物理性防晒成分」和「化学性防晒成分」。
1.物理性的防晒机制:透过粉末的物理性反射及折射功能,来阻挡紫外线。
2.化学性的防晒机制:吸收紫外线,再透过能阶转换转化成热能,减少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。
而市面上的产品,多为同时混合化学性和物理性防晒成分的产品;以下3 个小方法,带你快速辨认哪一种是化学性/ 物理性防晒:
-
包装/ 瓶身上有「Physical」或「Mineral」等英文标示,即为「物理性防晒」。
-
包装/ 瓶身上印有「COSMOS ORGANIC / COSMOS NATURAL」或「ECOCERT」欧盟有机认证标示,便代表是物理性防晒(COSMOS 与ECOCERT 皆不认可化学性防晒成分)。
-
成分列表中出现Titanium Dioxide(二氧化钛)或Zinc Oxide(氧化锌),即为物理性防晒品。若还标示了其他防晒成分,则多为化学性或混合性防晒产品。
Q:不小心晒伤了该怎么办?
A:若肌肤晒伤、呈红肿状态,请先以冷水降温,或用毛巾沾冷水敷在红肿处,此时的肌肤相当脆弱,尽可能不要直接让冰块直接接触肌肤。
过了急性红肿状态后,「保湿」是修复的关键,建议选用高度补水、非多效型的产品,成分越单纯越好,用量则以平日的两倍为上限,请避免推压按摩等,过度施力、造成二度伤害肌肤。(也来看看:补水怎么做更有效?简单肌肤补水5 招,更有意识解身体与肌肤的渴)
脸部防晒重点3:防晒用量以30 ml /月当作标准
想让脸部防晒效果更完整,用量是关键。但,若认为买「高防晒系数」的产品就不用擦很多,不如选择「中低防晒数」的产品,但擦多一点要来得更有效。
防晒没有固定的用量标准,一般会建议整张脸加脖子要1-1.2 ml的用量,以一瓶30 ml的防晒为例,若每天都有擦脸部防晒,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就应该要用完一瓶,才代表每天都有擦足够的量。
另外,白天有擦防晒,晚上一定要进行完整清洁,但需不需要卸妆,则端看防晒品的附着力与目的:
-
运动型或底妆型防晒:通常会添加较具有附着力的成分,达到防水、贴合肌肤等功能,所以会建议先卸妆后再洗脸。
-
日用型防晒:通常没有添加抗水性、附着力高的成分,一般温和的洗面乳已足够。
Q:脸部防晒擦完后,通常多久需要补擦?
A:补擦防晒的频率并没有绝对的标准,主要是由防晒产品流失的速度而定,而「流汗」便是关键。以下是三种常见情境与建议补擦时间:
-
待在室内、有空调的地方:由于是几乎不太会流汗的状态,一天只需要擦1 次即可。
-
一整天在外奔波:容易流汗而造成防晒流失,建议每2 小时就补擦1 次。
-
去户外郊区、海边游泳等,建议每小时补擦1 次。(也来看看:海边防晒怎么做更友善环境?五个无痕行动提案,享受海滩假期的美好)
脸部防晒重点4:防晒品的质地挑选
无论是化学性防晒或物理性防晒,常见的产品质地多半呈现乳液、乳霜状;然而,若肌肤容易感到刺激、或长痘痘,建议可以挑选更为清爽的凝胶或喷雾质地。
另外,若肌肤有伤口,或有正在发炎的痘痘,比起擦防晒,更建议用遮蔽的方式,如:雨伞、帽子、口罩达到防晒效果,也能让肌肤有更完整的休息。
脸部防晒重点5:成分是否对环境友善
从2015 到2020 年,世界上已有超过五分之一的珊瑚礁消失,而每年约有6000 到1.4 万吨的防晒乳从人体进入珊瑚礁区域。
以夏威夷为例,根据研究发现,每日平均有500 吨防晒乳流入海洋,使海底生态系,每天都受到这些成分的破坏。此外,研究也证实,极少量的二苯甲酮,便足以破坏珊瑚的DNA、甚至降低珊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,并抑制珊瑚繁殖,对于珊瑚与其他的海洋生物,皆会造成遗传性的损害。
为了保护海洋生态与珊瑚礁,夏威夷自2018 年便通过法案,禁止贩卖、流通并使用含有二苯甲酮(Oxybenzone)、甲氧基肉桂酸辛酯(octinoxate)、 奥克立林(Octocrylene)、4 –甲基亚苄基樟脑(4-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) 等化学成分的防晒乳,而法案也将在2021 年一月生效。(也来看看:绿藤的成分小帮手_防晒篇)
另外,帛琉也在2018 年签署了一项法律,从2020 年开始,限制销售和使用含有10 种不同化学物质的防晒乳和保养品。完整十种化学成分禁止使用名单如下:
-
Oxybenzone (benzophenone-3):羟苯甲酮(二苯甲酮3)
-
Ethyl paraben:对羟基苯甲酸
-
Octinoxate (octyl methoxycinnamate):甲氧基肉桂酸辛酯
-
Butyl paraben:对羟基苯甲酸丁酯
-
Octocrylene:氰双苯丙烯酸辛酯
-
4-methyl-benzylidene camphor:4 – 甲基亚苄基樟脑
-
Benzyl paraben:苯甲基苯甲酸酯
-
Triclosan:二氯苯氧氯酚(三氯沙)
-
Methyl paraben:对羟基苯甲酸甲酯
-
Phenoxyethanol:苯氧乙醇
挑选防晒产品时,不妨留意一下,产品中是否有添加这些成分,尽可能减少环境不必要的负担。
脸部防晒更温和纯净提案:第三选择防晒
除了透过衣物、帽子阳伞配件进行防晒,若有防晒品的需求,不妨试试绿藤的物理性防晒「第三选择防晒」,以亲肤性高、且天然的燕麦仁油与萝卜籽萃取作为基底,搭配经过欧盟有机认证、非奈米防晒成分「二氧化钛」,对肌肤和环境都更友善一点。